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

紡車舞


車舞(德國、國)

簡介:本舞原名SPINNRADL,譯於民國54年秋天。Spinnradl舫車之義,舞的動作特徵是:一如舞名,以連續的旋轉代表紡車的轉動,並以謹慎的心情做誇張的動作,身體的移動和其他動作非常調和‘特別是,女子的手足動作完全調和,足底與地面保持陸續而完全的接觸,身體重心在足踵之上,運用膝蓋關節的力量而作小輻的步子,以表現流暢、滑溜的精神。
音樂:3/4,前奏12拍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男內女外成雙重圓,面朝方向線,舞伴係男左女右站立,取維沙維尼舞姿,重心在右足上,舞中之自由手插腰。

舞法:
第一法
前奏時,舞伴互相行禮,男雙足併攏,右手曲肘於胸前,小臂保持水平,左手置於身後,上身微微向前彎,而看舞伴。女雙手持裙,自由足自外向後劃弧,同時重心足屈臉,上體保持垂直而輕輕降低身體重心,看舞伴。

一、
1(3拍)― 男左足起在原地踏三下,女子則由左足起,以一次華士步,經男伴前其左邊(內圈);過程中不放手i終時成男右女左之維沙維尼舞姿。
2 (3)― 右足伸直,足趾在右斜前方默地,舞伴互看。
3 (3拍)― 男右足起在原地踏三下,女右足起以一次華士步,經男伴前同到右邊(外圈);過程中不放手,終時恢復維沙維尼舞姿。
4 (3拍)― 足伸直,足趾在左斜前方點地,舞伴互看。

二、
5一8 (12拍)― 全體成單圈,舞伴係男後女前,面朝方向線,所牽的手不放開;左足起向前做四次華士步,同時,兩人依次右側、左側、右tal]、左側互看(女子要回頭),此時之維沙維尼舞姿,隨舞步而自然變動。

三、
9一11 (9拍)― 相牽的雙手舉高,女左足起用三次華上步一邊向左自轉,一邊紙反時針方向繞男子轉一圈;男子在原地隨節奏踏步。過程中手不放開,舞伴要互看,女子到男左側時,男女右手在上,到男子後面時,女朝方向線,繼續向左自轉,而成左手在上,到男右側時,則面朝圓心:男始終身體朝方向線,而目視舞伴:終時舞伴相對,男背朝圓心,女反之。
12 (3拍)― 男站在原地,舉高雙手,助女伴由右足起以一次華向左轉一圈,而變成交叉牽雙手

四、
13一14 (6)― 保持牽雙手而舉高,女左足起以二次華步在手下右轉一圈,同時向方向線前進,男子則由左足起以二次華士步隨女伴前進。
15一16 (6拍)― 男子左足起以二次華士步在相牽的手下左轉一圈,同時向方向線前進,女則以二次華士步隨其前進。
17一20 (12拍)― 重複本段1316小節動作。

五、
21一2 2(6拍)― 不放手,面朝方向線,取伴遊舞姿,左足起向二次華士步。
23一24(6拍)―放開手,女子以二次華上步在原地向右自轉一圈,男則以二次華士步向方向線前進,換一位舞伴。

全舞重複。
第二法

此法流行於奧國山岳地帶,所用之華士步,在過程中,足底與地面充分接觸;第一拍大步,第二拍原位踏或小步前進,第三拍原地踏而成雙足併攏;本法仍取維沙維尼舞姿,除第一段以外,其餘舞法與第一法相同;以下介紹者為第一段跳法。
一、
1(3拍)―同第一法第1小節。
2(3拍)―右足趾向右斜前點地(12)。足趾微微離地(3)。
3一4(6拍)―右足起向右斜前做,反方向做以上12小節動作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