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

果園舞


果園舞(俄國)
簡介:本舞原名VOSADO VOSADU,是俄國的傳統土風舞。俄國的土風舞大約可分為兩類,一為步伐有力,動作活潑而複維,是力的象徵,一則圓滑、溫柔、含有社交意義;本舞屬於後者,形容以前宮廷貴族們在果園中遊賞的舞蹈預備隊形及舞姿:男內女外成雙重圓,面朝方向線,舞伴男左女右,內手腰,外手持手巾而屈肘於胸前。

舞法:
1一8(16拍)―外足起向前做八次俄國撲克步,第一們撲克步時,外手向外於肩高位置,第二個撲克步時,外手再屆於胸前,如此繼續下去。

二、
9一10(4拍)一外手向外,側斜高攀於頭上,掌心向內,外足起向外走四步,與舞伴分開。
11一12(4拍)一外足起l句外做四次推滑步。
13一16(8拍)―內足起以相同作間位;內手持手巾。

三、
17一24(16拍)―內手持手巾,雙手腰,外足起以八次俄國撲克步向反方向線退後,第一次外轉而背對背,第二次內轉而面對面,以此類推。

四、
25一32(l6拍)―外足起向方向線八次俄國撲克步。第一次時雙手外擺,與肩同高,第二次雙手插,第三次雙手內擺,第四次雙手插;重複一次。

五、
33一36(8拍)―左手持手巾,右手扶舞伴左腰,左足起以四次撲克步循順時針方向轉一圈。第一次手屈於胸前,第二次外與肩同高,重複一次。
37一40(8拍)―保持以舞姿,向後做八次推滑步退後,左手放下於腰側之後方。
41一48(16拍)―重複3340小節動作。

全舞重複。

流行舞


流行舞(秘魯)
簡介:本舞原名COLLAGUAS,是一支秘魯的傳統土風舞,有相當的代表性,最早發源於愛瑪拉印第安人地區,由於動作簡單而廣為流傳,一般觀光客也能學會。本舞於民國五十三年在台北年會介紹。
音樂:2/4,前奏八拍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男女各站一排,兩排相對,男在樂隊左邊,女在樂隊右邊。右手持一手巾,披在左肩,重心在左足上。

基本舞步:
本舞全部使用疊步,惟與一般使用者略有不同,第二步之足趾不完全併於第一步足之足踵後,第一步需略加重,第三步後須微提高,不像一般疊步的滑步動作,而係一步一步地像踏地走路。

舞法:
1一8(16拍)一右足起向前做三次疊步,與舞伴靠近, 然後左足起原地踏三下,再以相同動作退後。

9一16(16拍)―右足起以七次疊步與舞伴錯右肩通過換位·,然後踏三下。
17一24(16拍)―用七次疊步自行走一順時針方向之圈子,然後與舞伴相對,踏三下。

三、
25一28(8拍)―用三次疊步前進,與舞伴靠近,然後踏三下,同時將手巾用右手拿到自己前方,左手拿住舞伴手巾之一端使兩條手巾成交叉形狀。
29一32(8拍)―將手高學於頭,右足起向右、左、右各做一次疊步,然後踏三

四、
33一40(16拍)―保持手巾在頭上,右肩靠近,以七次以順時針方向繞一圈,然後踏三下。
41一48(16拍)―左肩靠近,以相同動作循反時針方向繞一圈回位。

五、
49一56(16拍)―放開左手,手巾披於左肩,退後做三次疊步,然後踏三下;再做一次。

六、57一72(32拍)―同第二段動作回原位。

七、73一80(16拍)―同第一段動作。

八、
81一88(16拍)―用七次疊步右轉一圈,然後踏三下。
89一96(16拍)―用七次疊步左轉一圈,然後踏三下。

全舞完畢。

三人萊茵河舞


三人萊河舞一(德國)
簡介:舞原名RHEINLAENDER ZU DREIEN,英譯 RHEINLAENDER FOR THREE(或 RHEINLANDER FOR THREE)), RHEINLANDER 莎蒂希(Schottische)的另一名稱, 相關的憶測為 Rheinlaneder 之得名應與萊茵河(Rhin)(Lander)有關文名稱之來由即依據此), 但無資料支持; 舞譯於民國54年。本舞表現兩女爭一男,而拉拉扯扯吵架, 搶奪;子要表現快樂及剛強的氣魄而挺胸。
音樂:4/4
預備隊形及舞姿:三重圓;一男二女為一組,而朝方向線,成一橫排。男在中問,二女在兩旁,男雙手與二女之內手相牽,屈肘而與肩同高,女外手插腰。重心在右足上,舞中之由手插腰。
應用舞步,莎蒂希步,踏跳步。

舞法:
1(4拍)―左足起向左斜前做一次莎蒂希步。
2(4拍)―右足起向右斜前做一次莎蒂希步。
3一4(8拍)―左足起做四次踏跳步,同時右女經過男子前,穿過男與左女舉高牽手所成的手門,到內圈;男隨右女行動而在自己左手下向左自轉半圈;左女則循順時針方向靠方向線那走半圈而到外圈,終時朝反方向線,仍為一橫排,過程中不放手。
5一6(8拍)―向反方向線,做以上12小節動作
7一8(8拍)―左足起做四次踏跳步,同時左女穿過男與右女―左足起做四次踏跳步,所成之手門而到內圈,男隨之右轉,右女循反時針方向走半圈而到外圈;終時朝方向線,如預備隊形及舞姿”過程中不放手。
9一166(32拍)―重複以上1一8小節動作。

二、
17(4拍)―左足起向前做四個小跑步。
18(4拍)―相牽的手舉高而成二個手門, 男在原地跑四步,女用四跑步內轉(右女向左轉,左女向右轉)一圈。
19(4拍)一左足起退後跑四步。
20(4拍)舉高牽手成手門,男在原地跑四步,女用四跑步外轉(右女向右轉,左女向左轉)二圈。
21-24(16拍)―重複以上1720小節動作。

三、
25一28(16拍)―男與左女互挽右肘,或牽右手與肩間高,屈肘,左足起用二次莎蒂希步循順時針方向走轉一圈;然後改挽左肘(或牽左手),以二次莎蒂希步循反時針方向走轉一圈原位。過程中,右女在原地由左足起做四次莎蒂希步,同時隨節奏拍手。
29一32(16拍)―男與右女挽右肘、挽左肘,左女在原地;做以上25一28小節之動作。

四、
11664拍)―重複第一段動作。

五、
17(4拍)―手,男左女右足起,男向左、女向右做一次側莎蒂希步;男與左女互換位,左女從男子後而經過。
18(4拍)―男右女左足起,男向右、女向左做一次側莎蒂希步回位(左女仍從後而過)。終時男先欲與右女一起舞,等右女伸手預備時,男忽然轉向左女,與之相對。
註:18小節也可簡略如下一三人各在原地做小踏步之莎蒂希步,而男與左女面相對(不位)。
19一20(8拍)―男與左女取肩腰舞姿,男左女右足起用四次踏跳步循順時針方向轉一圈半,同時向方向線移動,最後將左女帶到右邊(外圈);同時,右女以四次踏跳步向右自轉
,同時經兩人背後(反方向線之一邊)走到內圈(二女換位)。
21一24(16拍)―重複1620小節動作(右女做左女之動作,左女做右女之動作),最後全部到原位。
25一32(32拍)―重複本段1724小節動作。最後一拍,二女省略單足跳動作,而將重心移在右足上。

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

愛的故事


愛的故事(劉國本編)
簡介:本舞配曲為電影「愛的故事」曲,由劉國先生於民國六十一年八月編舞。
音樂:3/4,前奏24拍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男內女外成雙重圓,面朝方向線,舞伴男左女右站立,牽內手(男右女左手),重心在男右女左足上,舞中之自由手男腰、女持裙。

舞法:
1一4(12拍)―外足(男左女右足)起向前做四次華步。
5一6(6拍)―舞伴相對,牽右手,男左女右足起進、退各做一次華士均衡步
7一10(12拍)―男左女右足起用四次華步循順時針方向走轉一圈,最後三拍,男子同時舉高右手,助女伴右轉一圈,終時取閉式舞姿。
11一15(15拍)―男左女右起以四次華士步銜順時針方向做華士轉,然後男在原地,舉高相牽之男左女右手,助女伴在牽手右轉一圈,最後成預備舞姿。
16一30(45拍)―重複以上115小節動作,最後面朝方向線,取維沙維尼舞姿,重心在右足上。

二、
1一4(12拍)一左足起向前做四次華七步,女子隨舞步而向左、右兩側交替移動,同時男子在女伴之右、左、右、左側看舞伴,最後三拍,女子右轉四分之三圈而與舞伴相對,牽右手。
5一8(12拍)―用四次華士步循順時針方向走轉一圈,最後三拍女子右轉一圈,而取交牽雙手之舞姿。
9一12(12拍)―左足起退、進、退,進共做四次華士均衡步,最後取閉式舞姿,重心在男右女左足上。

三、
1一4(12拍)―舞伴相對,牽右手,右足起進、退各做一次華士均衡步,然後用二次華士步換位,過位時,女子從牽手下左轉通過。
5一8(12拍)―右手環抱舞伴左腰,男左手插腰,女左手持,右足起以四次華士步循順時針方向走轉一圈。
9一12(12拍)―牽左手,做本段14小節動作,回原位,位時,女子右轉通過相牽之左
13一16(12拍)―左手環抱舞伴右腰,另手男插腰、女持裙,用四次華士步循反時針方向走轉一圈。

四、
1一4(12拍)―面朝方向線,牽內手,外足起向前做二次華士步,然後男繼續向前做二次華士步,並協助女伴以二次華士步在牽手下右轉一圈。
5一8(12拍)一同本段1一4小節動作,最取開式舞姿,面朝方向線。

五、
1一2(6拍)―外足起向前做一次踏盪步,然後由內足起向前次華上步。
3一4(6拍)―重複12小節動作。
5一8(12拍)―保持開式舞姿,以男為軸·用四次華士步循反時針方向走轉一圈。
9一16(24拍)―重複木段18小節動作

間奏:男將女伴帶領右轉一圈,互相行禮。

六、1一30(90拍)―重複第一段動作

全舞完畢。

拿破崙


拿破崙(丹
簡介:本舞原名NAPOLEON,是一支丹麥輕快的民間同樂舞蹈,其取名頗有諷刺意味。本舞譯介於民國五十二年。
音樂:4/4,前奏八拍。
備隊形及舞姿:男內女外成雙重圓,舞伴相對,男背朝圓,女反之,重心在右足上,舞中之自由手,男插腰、女持裙。

舞法:
一、
1(4拍)―舞伴互挽右肘,左足起以一次莎蒂希步循順時針方向轉半圈。
2(4拍)―右後轉身,換挽左肘,右足起以一次莎蒂希步循反時針方向轉半圈回位。
3(4拍)―雙手自拍(1。右手互拍(2)。雙手自拍(3)。左手互拍(4)
4(4拍)―雙手自拍(1。雙手互拍(2)。雙手自拍(3)。雙手自拍膝(4)
5一8(6拍)―以上14小節動作。
註:第一段可由男左女右足開始做。

9一10(8拍)一面朝方向線,牽內手,外足起向前倣八次跳步或跑步。也可在原地做四次踏盪步或向前做四次踏跳步·
1112(8拍)―舞伴取肩舞姿,男左女右足起以次踏跳步循順時針方向轉一圈。
13一16(16拍)―重複本段912小節動作。

全舞重複。
註:第二段也可自左足開始,但且一12小節必須改為牽雙手,右腰靠近之舞姿。
機器產生的替代文字: 步或跑步。也可在原地做四次踏盪步或向前做四次踏浴涉·
且一肥(8拍)―舞伴取肩體舞姿,男左女右足起以―Z財二踏趴步
循順時針方向轉一圈。
13一巧(16拍)―重複本段9一12,J.節動作。
全舞重複。
註:第二段也可自左足開始,但且一12小節必須改為牽雙手,右腰靠近
之舞姿。

石榴


石榴  (以色列)
HARIMON
音樂:3/4與4/4。
隊形及舞姿:男內女外成雙重圓,舞伴相對牽雙手。

舞法:
一、
1(3拍)一左足前踏,屈左膝)左臂彎曲,左靠近(1)。右足退後,手伸(2)。左足併上(3)。
2(3拍)一右足起以三步循順時針方向轉圈換位, 右肩靠近。
3一4(6拍)一重複以上動作位。
5一8{12拍)一重複1一4小節動作。

9(4拍)一面朝方向線,牽內手,左足退(1)。右足起前進三步(2,3,4)。
10(4拍)―左足前進,彎左膝(1)。右足起退後三步(2,3,4)。
11一14(16拍)一重複9一10小節二次。

黑土華士舞


黑土華士舞(德國)
簡介:本舞原名SCHWARZ ERDNER,英譯為BLACK EARTH CIRCLE,流行於南德一帶,舞曲優美,舞法變化特殊。由邵平男先生首譯,並於民國52年在臺北青年會第二屆教師土風舞講習會介紹。
音樂:3/4,前奏12拍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先組成雙重圓,兩對相向成一組,舞伴係男左女右站立,朝反方向線者為第一對,朝方向線者為第二對。然後,第一對女子及第二對男子退後,而使全體成男女間隔(舞伴男左女右站立)之單圈,全體牽手約同肩高(肘屈〕,重心在右足上。舞之自由手腰。

舞法;
一、
1一8(24拍〕―面朝左邊(反方向線),左足起向前做七次華士步,最後三拍時,右足起踏三下,同時右後轉身朝右邊(方向線),重心在左足上。
9一16(24拍)―右足起向前(方向線)做七次華士步,最後三拍時,伴相牽之手(男左女右手)放開,第一對女子與第二對男子向圓心走,另二人在原地踏步,而成雙重圓之預備隊形,舞牽內手,重心在男右女左足上。

二、
17一18(6拍)―外足起向前做二次華士步,第一對舉高內手做手門,第二對從手門下穿過,最後一拍,同時以外足為軸而向內轉(男右女左轉)半圈,朝相反的方向,同時換牽另手
19一20(6拍)―動作同1718小節,但由第二對做手門,第一對穿過手門。
21一22(6拍)―動作同1718,J、節,但最後不向後轉。
23一24(6拍)―與迎面而來的另一對相會,四人牽手成一小圈,用二次華士步向左(順時針方向)走半圈換位,第一對朝方向線,第二對朝反方向線(與本段開始時之方向好相反)

羅列來


來(張慶三改編)
簡介:本舞原名為WONDERFUL ONE,山美國密里州肯薩斯的Stan和Betty Andrews所編,是一支像夢一般的華爾滋,以每分鐘32小節的音樂配舞,但也可用較快的舞曲,民國六十一年十月,由作者以「羅列來」(DIE LORELEI)曲配用,並加改編,在台北國際學舍首先介紹。

音樂:3/4,無前奏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男內女外成雙重圓,面朝方向線,舞伴男左女右站立,牽內手,重心在男右女左起上。舞中之自由手,男插膠、女持裙。

舞法:
1一2(6拍)―外足(男左女右足)起向前(方向線)做二次華士步,與舞伴微微分開必靠近,相牽的手自然地前後擺動,而成背對背、面對面。
3(3拍)―外足起做一次踏盪步,相牽的手向前擺而與舞伴背對背。
4(3拍)―女左足起在原位踏三下,同時身體略左轉而朝方向線,男則由右足起向回外斜前走,走到女伴之面前與與之相對(男右轉身而朝反方向線),取閉式舞姿。
注意:男女之第三步均為併步,即雙足併攏。
5(3拍)一男左女看足起,男退女進開始,用一次華士步個時針方向做華轉,轉半圈,男朝方向線,女反之。
6(3拍)―男右足前踏、女左足後踏起,以三走步雙人軸轉時針方向轉一圈,女子最後繼續右轉半圈,終時兩人均朝方向線,取半開式舞姿。
7一8(6拍)―放開舞姿,男左女右足起以六走步外轉(男左女右轉)四分之三圈,最後舞伴相對(男背朝圓心,女反),女子左手放在背後,準備取「塔馬拉」舞委(TAMARA POSITION)。

二、
9(3拍)一取塔馬拉舞姿:右靠近,男左女右手在頭上相牽,男右手環繞女背而置於女右腰後,與女左手相牽。男左女右一起向前走三步,同時放開男左女右手,另手仍相牽,男右、
女左轉九十度。最後兩人均朝反方向線,取開式舞姿,男右女左手仍在體前相牽。
10 (3拍)―女左足起在原地踏三步,同時左轉四分之三圈;男右足起向圓心走三步;最後兩人均面朝圓心,取面朝圓之纏繞扭轉舞姿(WRAPPED POSITION),男左女右手在前相牽,另手在女右側相牽。
11 (3拍)―以上述舞姿,男左女右足起、男進女退走三步,循順時針方向輪轉四分之圈,最後面朝反方向線。
12(3拍)―放開男左女右手,女左足起走三步,同時向右外轉身;男則在原地踏三步;最後兩人相對,男朝圓心,女反之,男右女左手相牽,男左手置於白己背後。
13(3拍)―同第9小節動作,惟手的動作左右相反,轉身之方向亦相反,最後面朝反方向線,取開式舞姿,男左女右手相牽。
14(3拍)―舉高相牽的手,女左足起在原地踏三步,同時右轉四分之三圈,男右足起向圓外走三步,最後面朝圓外,成正式之纏繞扭轉舞姿;男右女整腰靠近,男左女右手在在體就相牽,另手牽於女右但上。
15(3拍)一以述舞姿循順時方向,以三走步轎轉四分之三圈,最後均面朝方線。
16(3拍)―放開男左女右手,女左足起以三走步向圓外右轉身,男足起在原位踏三下,最後取較鬆的閉式舞姿,男背朝圓心。

三、
17(3拍)―男左女右足起向方向線做藤步:側踏、後交叉、側踏。
18(3拍)―男右女左足起由踏向舞伴開始,做雙人軸轉,最後取旋轉舞姿,男朝方向線、女反之。
19(3拍)―男進女退,男左女右足起做一次華士步。
203拍)―男進女退,男右女左足起做一次華士均衡步(要提踵)
21(3拍)―男退女進,男左女右足起做一次華士步。
22(3拍)―男右女左足起以三走步做雙人軸轉,向反方面線移動,最後成反旋轉舞姿,男朝反方向線、女反之。
23(3拍)―男:左足前踏(1);右足前踏,轉身朝舞伴(2);左足併上(3)。女:右足後退(1};左足後退,轉身朝舞伴團;右足併上(2)。最後轉身成旋轉舞姿,男朝方向線,女之。
24(3拍)―男右女左足起,男進女退向方向線做一次華士步,同時右轉半圈,兩人相牽,男右女左手相牽而伸向反方向線。

四、
25一26(6拍)―同第一段12小節動作。
27一286拍)―同第一段78小節動作,最後舞伴相對,男背朝圓心,牽男左女右手。
29一30(6拍)―由男帶領向圓心及方向線之斜向,男左女右足起做一次華士步,再由女子帶領男右女左足起向相反方向(圓外及反方向線之斜向)做一次華士步。最後相對取閉式舞姿,男背朝方向線、女反之。
31(3拍)―男左女右足起向方向線做一次華士步。
32.(3拍)一男看女左足起以一次華士步循順時針方向做華士轉, 轉四分之三圈,最後相對(男背朝圓心、女反之),牽男右女左手而伸向反方向線

全舞重複。



月夜之霧


月夜之霧(慶三改編)
簡介:舞配曲與舞名同,舞法之原編者為美國加州San Leandro 之 Forrest Kay Richards所編,取名為NEVER SAY NEVER;民國六十一年十月,作者加以改編以本曲,取名為「月夜之霧」而在臺北國際學舍介紹。
音樂:4/4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男內女外成雙重圓, 舞伴相對(男背朝圓心,女反之);牽男右女左手(Open facing),重心在男右女左足上。舞中之自由手,男插腰,女持裙。

舞法:
前奏、(16拍)一男左女右足起在原地八次踏點步,次第與舞件分開、靠近。

一、
1(4拍)―取半開式舞姿,面朝方向線,外足(男左女右足)起進、退各一次疊步,最後與舞伴相對,取較鬆的閉式舞姿。
2(4拍)―男左女右足起,男退女進向圓心做一次踏併步(1、2)。然後男左足前進,女右足後退,向反方向線踏步,身體右九十度,成左腰靠近之反旋轉舞姿,男朝反方向線,女反之(3)。停一拍(4)
3(4拍)―男右女左足起,男進女退做次踏舛步(12)。然後再由男右女左足起,男巡女進做一次踏併步,同時變成男朝圓外、女朝圓心之閉式舞姿(4)
4(4拍)―男右足前交叉,女左足後交叉(1)。另足向方向線踏(2。男右足後交叉,女左足前交叉(3)。另足趾點於重心足之旁(4)。
5一6(8拍)―用二次慢疊步(每次四拍),兩人循順時針方向做疊步轉,隊伍向方向線移動,最後仍取閉式舞姿(男朝圓外,女朝圓)。
7(4拍)―男左女右足起向方向線做滕步,即:側踏、後交叉、側踏、前交叉。最後取半開式舞姿,面朝方向線。
8(4拍)―男左足起向方向線走二步,每步二拍。女右足起以二慢步向方向線前進,同時在相牽的男左女右手下右轉一圈。
9一16(32拍)重複以上18小節動作。但最後女子只轉八分之七圈,而成左靠近之反旋轉舞姿,男朝方向線之右斜前,女朝男之相反方向。

二、
17(4拍)一男左足前交叉,女右足後交叉(1)。男右女左足踏於另足旁,身體左轉四十五度,一男朝方向線、女反之(2)。男左女右足原踏,繼續左轉四十五度成右腰靠近之旋轉舞姿,男朝方向線之左斜前,女朝相反方向(3)。停一拍(4)。
18(4拍)一二男右女左足起做以上第17小節動作,惟左右方向相反,最後又恢復反旋轉舞姿,男朝方向線之右斜前,女反向。
19(4拍)一男左足前踏(1,右足後退(2,左足退後併於右足旁(3,停一拍(4。女右足退後(1,左足退後併於右足旁(2,右足前踏(3,停一拍(4)。最後成旋轉舞姿,男朝方向線之左斜前,女反向。
20(4拍)―保持旋轉舞姿,男右女左足起以三走步走轉一圈,最後又成反旋轉舞姿。
21一24(16拍)―重複以上1720小節動作,最後成半開式舞姿,面朝方向線。
25(4拍)―放開男左女右手,外足起向前做一次疊步,成面朝方向線之開式舞姿;然後內足起再向前做一次疊步,最後面相對牽手(男背朝圓心)。
26(4拍)―男左女右足起向方向線做一次側踏併步(12), 然後放開男右女左手,男右女左轉,朝反方向線,男左女右足向前踏(3)。停一拍(4
27(4拍)―男右女左足向前踏一小步(1,另足併上(2)。男右女左足退後一步(3)。另足退後而併攏,同時男左女右轉身,面朝舞伴(4)。
28(4拍)―男右女左足退向反方向線(1)。另足退後併攏(2)。男右女左足交叉於另足前(3)。停一拍(4)。最後相對(男背朝圓心取閉式舞姿
29一30(8拍)―男左女右足起用二次慢疊步做疊步轉。
31 (4拍)―男左女右足起用二次慢走步順時針方向做雙人軸轉。

32 (4拍)―男左足起向方向線慢走二步,女子右足起用二走步,在相牽之男左女右手下右轉一圈。

全舞重複(共跳二次)。






哈哇。那基拉


哈哇。那基拉(以色
一前亦譯為呼拉舞~
簡介:本舞原名HAVA NAGILLA,舞曲相當出名,常被採用為呼拉舞之配曲,因此民國54年10月,張慶三先生與廖幼芽女士譯介此舞,並且發表於國際土風舞研究中心第二屆表演會時,將之與呼拉舞混合編跳,為方便計,亦稱之為,手拉舞,而傳之於國內。為分別說明,並正其本源,故改同音譯之本名。本舞為少數以色列雙人舞之一, 在舞步,深受歐美其他各種土風舞之影響
樂:同呼拉舞。

舞法:
一、
1(4拍)一左足起向右做一次藤步。有的書上記載,末拍右足不是側踏,而是躍,微微加;但這不一定非如此不可。
2(4拍)―而朝方向線,左足起向前做二次踏眺步,終時面朝圓心。
3一8(24拍)一重複1一2小節動作三次。

二、
9一11(12拍)一左足起在原位三次和諧步,而且在每次的第一拍,即腳交時,牽手舉高朝上,屈吋,手掌約在眉高之位置。
12(4拍)―而朝反方向線,右足起以二次踏跳步前進。
13一15(12拍)右足起同9-11小節,在原位做三次和諧步。
16(4拍)一面朝方向線,左足起以二次踏跳步前進。

三、
17(4拍)一面朝圓心,互相搭臂,即將自己的手放在人之上臂上;(也可互相搭肩)。向左、右各搖幌一下,但也可左足起向左、右洛做一次側均衡步或踏點步,踏步須微屈膝。
18(4拍)一面朝反方向線,左足起小跑四步,終時面朝圓心。也可以面朝圓心, 而側走四步。
19一24(24拍)一重複以17一18小節動作三次,終時恢復預備舞姿。

重複


呼拉舞


簡介:本舞原名HORA,為以色列的國舞,是一種圓環舞(即HORA)。本舞可用許多舞曲配舞,舞步也無一規格,視領舞人之指引而定。此介紹為HAVA HAGILA歌詞大意為「來吧,讓我們跳舞歌唱!醒來吧,弟兄們,快快樂樂吧!」
音樂:4/4,前奏8拍,全曲2分52秒,共跳4次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 不分舞伴成單圈或開口圈、鏈狀隊形,互搭肩或牽手(屈吋)與肩同高或牽手與腰同高,面朝正面或圓心,重心在左足上而右移動,如果向左移動,則重心在右足上。

舞法(也可由左足起向左移動者):
一、
1一8(32拍)一右足起以五次古呼拉步向右側移(30拍),然後右足在左足旁重踏,雙足併攏(2拍)。

9一16(32拍)一朝右邊(方向線),右足起以五次新呼拉步前進(30拍),最後右足側踏(半拍),左足併至右足旁(半拍),停拍。

三、
17(4拍)一而朝圓心,―右側做雙足眺(12),然後向左、右各做-次狄布開(3、4)。
18(4拍)一同17小節動
19一22(16拍)一面朝圓心,右足起做二次雙呼拉步。
23一24(8拍)一右足起做「慢、慢、快、快、快」之辛則步,終雙足併攏。
全舞重

歡樂舞



樂舞(巴勒斯
簡介:本舞原名HORA AGADATI, AGADATI為舊約聖經耶利米記中之先知。HORA是以色列的全國民性的舞蹈。 由李凱荷頓於民國46年12月來臺時介紹。
音樂:2/4, 前奏16拍,全曲3分13秒,共跳6次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不分舞伴成單圈,全體牽手約同肩高或自然下垂,面朝圓心,重心在左足上。

舞怯︰
1一2(4拍)一面朝方線,右足前小跑四步,終時面朝圓心,雙足併攏。
3一4(4拍)一向左、右、左、右做狄布開跳。
5一16(16拍)一重複1一4小節動作三次,終時朝圓心。

二、
17(2拍)一右足原地單足跳,左足踵前點。同時牽手舉高於頭.高位置,身體後仰。
18(2拍)一一左足起原位踏三下(每次半拍),同時身體恢復直立,牽手放低;最役停半拍。
19一20(4拍)一一重複17一18小節動作。
21(2拍)一一向左、右做狄布開跳。
22(2拍)一一左足前踏(1),右足躍前,踏於左足前,左足在後屈起離地,身體前彎,微朝左(2)
23(2拍)一一左足後踏,身體直立(1,右足向後踏於左足旁(2)。
24(2拍)一一左足起原位踏三下,每次半拍;最後停半拍。
25--32(16拍)一一重複以上17一24小節動作,最後重心在左足

全舞重複。

註甲、根據Balkan and Israel Folk Dance書中,略有不同,述之、如下:
1.狄布開跳時,雙不離地,而成扭轉步。
2.在17一18小節時沒有單足跳,且左右說明相反,即:右踵前點,身體後仰,牽手舉高(1、2),右足起原位踏三下(3、4)。
3.9-20小節時,左右說明相同,但無單足跳,:左踵前點,身體後仰,牽手高(1、2),左足起原位踏三(3,4〕。
4.在22節時,左足不往前踏,而係向左做扭轉步(1),然後右足前踏,背朝方向線(2)。

註乙、第二段動作可改為互相搭肩行之。
註丙、在22一23小節中,可簡化為左足起前走二步,同時第二步須屈膝, 並頓一下,然後再由左足起退後二步。

我愛卡羅索


我愛卡羅索(張慶三編)
本舞為舞台舞,八對一組。預備時,均在後台,一至四對在一邊,五至八對在另邊,舞中除特別說明,均用華步。

舞法:
1(16節)―兩邊女予依次排成縱隊,以六次華兩邊出場,進入舞台後,即向觀眾前進)至舞台前,轉身相對錯右肩通過,然後再向台央行進,而站定位置,二排相對。
2(16小節)―前面四女一組,後面四女一組,做右手八小節,再做左手星八小節,最後退成單圈,兩兩相對。
3(16小節)―做大循環,二次華士步換一位置。
4(16小節)―女退回成二排,男如1之女子出場方式。至舞伴旁(外排)。
5(5小節)一右腰靠近,男右女左手女左處相牽,另手牽於處,以華步走轉一圈。
6(6小節)―放開手,女繞男順時針走一圈,男面朝觀眾站好
7(8小節)―舞伴相對(男在外,女在內),右足起做次前交叉之側交叉華七步,然後右肩相對,以四次華步走轉半圈換位。
8(8小節)―7原位。
9(4小節)―男向中間走,與對面男子錯右肩,在中間背對背(6拍),然後與對面女子行禮(6拍)
10(4小節)―男走到對面女子前(6拍),與之右手換位。女左從手通過(6拍)
11(8小節)―女同910到舞伴身邊。
12(8小節)―內手走向中,然後放手,與對面者錯右肩通過,抵達對面位置後,內手換位(女右轉通過),再朝中間
13(8小節―牽內手,朝觀眾在原地做向外、向內之均衡步。
14(16小節)一取閉式舞姿做華士轉,分開外轉,向舞台後面走,到底後,再朝眾走  , 原位,但兩排距離加大。
15(8小節)一與舞伴牽內手,朝中間·二次華,牽雙手做二次踏併步,再做三次馬則卡步,然後男左女右足踏步,內轉朝外另足點地。
16(8小節)一向外同15

帽子店


帽子店(丹麥)
簡介:本舞原名HATTERMAGEREN,英譯THE HATTER,字義為帽子店,是丹麥西蘭德島北部一支傳統的方舞,全舞描述製帽子的商人,編織美麗的皇冠,每段後面的大循環,表示帽子的花邊。踏跳步較輕快並有彈性,提起的腳向前擺,趾朝外。和德國舞一樣,丹麥舞常常動靜混合,並作突然的政變,由故意跳得很沉重,一下子變輕快的跳躍。
音樂:2,4,前奏八拍。
預備隊形及舞姿:四對一組組成方形,各對站在正方形之一邊,面朝心,舞伴男左女右站立,舞中之自由手插腰。

舞法:
第一法
一、
1一8(16拍)―八人牽手(肩高)成圓圈,左足起向左做八次踏跳步。
1一8(16拍)―向右做八次踏跳步回位
和、9一10(4拍)―舞件相對,雙手插腰,左足起重踏三下最後停一拍。
11一12(4拍)―自拍雙手三下,最後停一拍。
13一16(8拍)―重複以912小節動作。
17一24(16拍)―舞伴相對(男朝方向線,女反之),以八次踏跳步做大循環,每二個踏跳步換一人,最後回原位與舞伴相對。
17一24(16拍)―再做一次以上1724小節動作。

二、
1一8(16拍)―舞伴取旋轉舞姿,以波浪步旋轉。
1一8(16拍)―伴旋轉。
和、9一16、9一16、17一24、17一24(64拍)―同。

1一8(16拍)―四女到中間做搖籃,以波浪步循順時針方向旋轉;男在原位拍手。(二女先牽手,然後高攀向後套於另二女之背後)
1一8(16拍)―四男做右手星,左手搭肩一人之右肩上,以波浪步循順時針方向旋轉;女在原位拍手。
和、9一16、9一16、17一24、17一24(64拍)―同。

四、
1一16(32拍)―全體做搖籃(四男牽手將手舉高向後套於四女頭上,放在其背後,女則牽手套於男傾後),用波浪步循順時針方向旋轉。
和、9一16、9一16、17一24、17一24(64拍)一同。
五、1一8(16拍)―舞伴以波浪步旋轉,最後全體朝中心,上身向前彎
註:大循環時,手要保持肩高。

第二法

一、(32拍)―向左做坊次踏跳步。
和、(64拍)―同。

二、(32拍)―舞伴旋轉。
和、(64拍)―同。

三、(32拍)―女子做搖
和、(64拍)―同。

四、(32拍)―男子做右手星。
和、(64拍)―同。

五、(16拍)―全體做搖